《信報》 2012年3月9日
顧小培 康和健
民間偏方治濕疹
試問,服食生搾馬鈴薯汁加蘋果,是否可治濕疹?
答案是:會有幫助,但不一定顯著。簡單解釋:身體有免疫系統,這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了。免疫系統在全身的皮膚內,安置了大量的「肥大細胞」(Mast Cells),用以作守衞,但肥大細胞的功能只是類似哨兵而已,負責的是「看守」,必要時發出警報。如果(例如在皮膚中)走進了外來物體,一旦被肥大細胞發現,它會立即通知免疫系統中的「淋巴細胞」去迎敵。通知淋巴細胞的方法,是藉着一個由它引致的「分泌」功能,分泌出來的東西叫「組織胺」(Histamine)。這個組織胺的出現,不單單是一個「促使淋巴細胞起動」的訊號,其本身更有「舒張皮膚微絲血管」的能力,因為淋巴細胞本來是處於血管中,要待皮膚的微絲血管舒張了,血液中的淋巴細胞才能從微絲血管中滲出,再而去到皮膚的「發生意外現場」,對付入侵了的外來物體。但是,由於淋巴細胞的體積很大(比紅血球大兩倍,比水和一般蛋白質分子更大很多倍),所以,若淋巴細胞能有足夠寬闊的通道穿過微絲血管,則紅血球、蛋白質和水分也能輕易從缺口走出去。這就造成了一個所謂濕疹(Eczema)的現象。從舒張了微絲血管中滲出的水分,會停留在皮膚內,壓迫着其中的神經末梢,於是造成一個痕癢感覺,嚴重時可會令皮膚局部腫起來;在同時,跟着滲出的紅血球,會令皮膚發紅。整體形成的,是一片紅腫加上痕癢的皮膚,這問題便是「濕疹」。
本來,免疫系統克盡厥職,保護身體,原是無可厚非;但肥大細胞的出動,往往是小題大做,或矯枉過正,甚至有時對身體其實沒有必要,帶來的後果是「好心做壞事」。所以,只要能控制肥大細胞,令它不要動不動分泌組織胺,便可以紓緩濕疹了。追本溯源,肥大細胞原是利用一個叫HDC(Histidine Decarboxylase)的生物酵素,將一個叫組胺酸(Histidine)的物質,轉為組織胺(Histamine)的。所以,若能抑制HDC,便可以減少組織胺。目前西醫的處理方法,是替患者開一類叫「抗組織胺」(Anti-Histamine)的藥對付。但須知道,嚴格來說,濕疹並不是「病」,只是身體的一種狀況,動輒用藥,不無「殺雞用牛刀」之弊;況且縱然用了牛刀,效果每每差強人意。這方面其實有補健食品;自從我在2008年回港,經我介紹服用這些補健品,之後煩惱盡去者,不下數千人。至於馬鈴薯和蘋果皮,都含有小量「五羥黃酮」(J. Agric. Food Chem., Vol. 50, pp. 5925-5931;Molecules, Vol. 16, pp. 9783-9791),而「五羥黃酮」能抑制HDC(Clin. Exp. Med., Vol. 6, pp.150-156)。所以,生馬鈴薯搾汁加蘋果(連皮),是(有限度地)真有「紓緩濕疹」之功的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