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2月27日

為何全世界都歧視中國人?

強國最拿手賊喊捉賊,可是最好笑的不是只懂說「依法治國」的流氓國家急著教香港人法治精神,而是它明明黨大於國,政治凌駕一切,近年卻屢屢責備香港人太過政治化。叶璐珊行徑低莊被人群插是因為大學政治化1,打擊水貨賊光復屯門是因為「政治立場凌駕」理性2,怕且遲d鬧蝗蟲隨地大小便都不過是因為香港人太過政治化。

和平日子,事事政治化的確有點煩人,可是香港既然是中共不敢宣之於口的殖民地,港共政府日夜盤算偷偷賣港,政治化一點,反是自保手段,中共民眾看著卻覺得不是味兒,因為中共的「新話」(Newspeak)裡,不只簡化名詞,也喜歡扭曲原意,「文明」不是civilization,只是叫人不作蝗;「領導」無關leadership,不過是可以撈到油水的頭目;同樣地,所謂 「政治化」,其實政治立場不太重要,只不過是「歧視咱們中國人」的代名詞。

強國有錢人很多,而且也不吝嗇花錢,可是他們卻納悶,為何我在國內花得起錢就是上帝,但在中國以外的地方卻換來鄙夷?在中國賺錢自有一套規則,就是以關係為核心,講關係就得奉迎,他們練得一身好武功,見高拜見低踩,隊酒之際不忘吹得天花龍鳳,論手段香港人的確輸九條街,然而,一旦離開了那個只講錢的叢林,他們卻對正常世界一無所知。

他們不明白為什麼明明西藏人是窮光蛋,西方國家領袖見了達賴卻像得了光榮似的;他們不明白為何日本人總是報導中國的黑心食品;他們甚至不明白為什麼香港人不能包容他們在街上便溺。他們生活在過濾了正常思維的國家,一生活在屏蔽當中,一切常識變得陌生,民主、人權、法治、公共衛生、賣買不過是交易而不是恩賜等等的經濟常識,他們或許聽過但不會明白,於是他們用空洞的理由掩飾自己的無知,所以縱然強國崛起,卻成為最容易受傷的強人,只要你不同意他們,說一些他們不能理解的話,就是歧視。

深圳的陳小姐說,反水貨賊的是「憤青」,反對自由行是仇富心態3,可是她不知道強國的人均GDP只有7000美元,而香港卻有38000美元4,正如雨傘革命期間,強國人也在防火長城內嗑著瓜子插嘴說,這是外國勢力介入。你要明白,無知的人也喜歡發表偉論,只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。






2015年2月9日

港媽點解要仔女軍訓?

港喱始終不懂「國情」,以為吮舐強國概念就是押對了寶,殊不知卻和「國情」唱反調。強國人死命「勾結外國勢力」,香港人就寧棄世界,也要北望神州;強國人急著學英語,香港就以「母語教學」為幌子摧毀了一代人的英語底子,順手推行「普教中」;在強國質疑學生軍訓制度時,香港反而大力推廣「軍事夏令營」,以至今期最紅的「香港青少年軍」[1]

現在中國的高中和大學新生必須參與軍訓,雖然早在1955年的《兵役法》為軍訓提供依據,但其實在六四屠城之前,學生並非必須軍訓,故中國作家十年砍柴稱1989年為「軍訓元年」,以後幾乎所有大專學生都必須參加為期最少一個月以上的軍訓。北京大學學生身為八九民運中堅,甚至要軍訓一年,雖然一年軍訓的規定只維持了幾年,但軍訓馴養學生的用意已經章章明甚,難怪畫家陳丹青在微博寫說:「學生軍訓已經沒有任何用途。那是教人如何當奴隸的教育,應該只在極權國家、比如朝鮮存在。我們是想培養健康、獨立、自由思維的民眾,還是一群聽話的機器?」


當然,也有奴才急著撲出來說這是「個別例子」,又說現在的後生仔唔捱得苦,中國又多父母溺愛獨生子女,軍訓能夠培養他們的紀律和團隊精神云云。聽著就覺得耳熟,這不正是很多港媽送子女入軍營的理由嗎?

「香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」和「香港大學生軍事生活體驗營」皆為免費,我相信沒有多少港媽會因為陳佐洱的「毒豆補腦論」而主張子女接受軍訓,為了「訓練子女紀律」和貪小便宜才是主因,至於大學生,或許也有些見解獨特的人說「遲些出來工作一定比讀書辛苦,參加這次體驗營後,就會覺得輕鬆得多,遲些我一定很捱得,不會這麼容易就跌倒。

其實不只家長,近年也有很多校長強迫學生參加「紀律訓練營」,哈薯程度當然不及軍訓,但跑圈、立正、體能訓練自然少不得,可是不論是軍訓還是紀律訓練營,折磨你的肉體只是手段,要改造一個人令他「有紀律」,重點是踐踏他的自我價值。

訓練營的例牌菜就是因為雞毛蒜皮的事狠狠地責罰學生跑圈掌上壓,比如比賽輸了啊、沒有人主動出來做代表啊之類,總之實有位比佢入,而且人人有份為不落空。它灌輸的「團體精神」建基於集體主義,在營地裡不服從就是壞份子,多口仔、串嘴、特立獨行的定必成為整治對象,透過責罵、「體能訓練」、群眾壓力削去他們的菱角,旨在改造他們成服從權威的好學生。

可是單單責罰仍然不夠,這類訓練營的另一主打項目,就是令學生「自我懺悔」,亦是最難頂的部份,在煽情音樂的渲染下,身心俱疲的學生要思考自己有咩對唔住父母、對唔住老師、對唔住呢個世界,然後哭成一團,更甚者甚至跪在老師身邊喊苦喊忽,同你講要改過自新,唔講以為佢殺左人。

很多家長深信這些訓練營可以令子女更Tough,因為大家都知入到去就是受苦,可是很遺憾,即使出獄,啊,不,是出營後他們再積極刻苦,也不過三分鐘熱度,過多幾日又打回原形。一眾家長竟然想用一個Camp改掉子女十多年的陋習,也未免太貪心了吧?

環境可以改造一個人,所以港媽最喜歡用大陸小孩作比較,數落港孩不及他們刻苦耐勞,可是當你十幾年來都叫工人姐姐幫他打點一切,他只需要做到十項全能,專心學好英語、普通話、鋼琴、畫畫、跳舞etc,透過這種方式養育成長的小孩不懂吃苦,倒沒什麼好奇怪。


[1]早在香港青少年軍成立以前,香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和香港大學生軍事生活體驗營分別在2005年及2011年成立,前者針對中學生,2005年首屆只有100名中三及中四學生參與,到了2014年名額已增至共260名;後者則為大學生而設,名額由2011100名增加至2014年的150名。
港喱始終不懂「國情」,以為吮舐強國概念就是押對 了寶,殊不知卻和「國情」唱反調。強國人死命「勾結外國勢力」,香港人就寧棄世界,也要北望神州;強國人急著學英語,香港就以「母語教學」為幌子摧毀了一 代人的英語底子,順手推行「普教中」;在強國質疑學生軍訓制度時,香港反而大力推廣「軍事夏令營」,以至今期最紅的「香港青少年軍」。 現在中國的高中和大學新生必須參與軍訓,雖然早在1955年的《兵役法》為軍訓提供依據,但其實在六四屠城之前,學生並非必須軍訓,故中國作家十年砍柴稱 1989年為「軍訓元年」,以後幾乎所有大專學生都必須參加為期最少一個月以上的軍訓。北京大學學生身為八九民運中堅,甚至要軍訓一年,雖然一年軍訓的規 定只維持了幾年,但軍訓馴養學生的用意已經章章明甚,難怪畫家陳丹青在微博寫說:「學生軍訓已經沒有任何用途。那是教人如何當奴隸的教育,應該只在極權國 家、比如朝鮮存在。我們是想培養健康、獨立、自由思維的民眾,還是一群聽話的機器?」 中國人開始質疑學生軍訓的作用,尤其是近年不時傳出教官體罰毆打學生的新聞,單單在2014年就有數宗醜聞:湖南在中學生軍訓時,教官毆打師生,造成42 人受傷,其中一名教師重傷;同年遼寧省一位高中女生軍訓期間被老師訓斥沒站好軍姿,當晚跳樓自殺;西安的一個男生在訓練中暈倒,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。 當然,也有奴才急著撲出來說這是「個別例子」,又說現在的後生仔唔捱得苦,中國又多父母溺愛獨生子女,軍訓能夠培養他們的紀律和團隊精神云云。聽著就覺得 耳熟,這不正是很多港媽送子女入軍營的理由嗎? 「香港青少年軍事夏令營」和「香港大學生軍事生活體驗營」皆為免費,我相信沒有多少港媽會因為陳佐洱的「毒豆補腦論」而主張子女接受軍訓,為了「訓練子女 紀律」和貪小便宜才是主因,至於大學生,或許也有些見解獨特的人說「遲些出來工作一定比讀書辛苦,參加這次體驗營後,就會覺得輕鬆得多,遲些我一定很捱 得,不會這麼容易就跌倒。」 其實不只家長,近年也有很多校長強迫學生參加「紀律訓練營」,「哈薯」(harsh,嚴苛)程度當然不及軍訓,但跑圈、立正、體能訓練自然少不得,可是不 論是軍訓還是紀律訓練營,折磨你的肉體只是手段,要改造一個人令他「有紀律」,重點是踐踏他的自我價值。 訓練營的例牌菜,就是因為雞毛蒜皮的事狠狠地責罰學生跑圈掌上壓,比如比賽輸了啊、沒有人主動出來做代表啊之類,總之實有位比佢入,而且人人有份永不落 空。它灌輸的「團體精神」建基於集體主義,在營地裡不服從就是壞份子,多口仔、串嘴、特立獨行的定必成為整治對象,透過責罵、「體能訓練」、群眾壓力削去 他們的菱角,旨在改造他們成服從權威的好學生。 可是單單責罰仍然不夠,這類訓練營的另一主打項目,就是令學生「自我懺悔」,亦是最難頂的部份,在煽情音樂的渲染下,身心俱疲的學生要思考自己有咩對唔住 父母、對唔住老師、對唔住呢個世界,然後哭成一團,更甚者甚至跪在老師身邊喊苦喊忽,同你講要改過自新,唔講以為佢殺左人。 很多家長深信這些訓練營可以令子女更Tough(堅強),因為大家都知入到去就是受苦,可是很遺憾,即使出獄,啊,不,是出營後他們再積極刻苦,也不過三 分鐘熱度,過多幾日又打回原形。一眾家長竟然想用一個Camp改掉子女十多年的陋習,也未免太貪心了吧? 環境可以改造一個人,所以港媽最喜歡用大陸小孩作比較,數落港孩不及他們刻苦耐勞,可是當你十幾年來都叫工人姐姐幫他打點一切,他只需要做到十項全能,專 心學好英語、普通話、鋼琴、畫畫、跳舞etc,透過這種方式養育成長的小孩不懂吃苦,倒沒什麼好奇怪。

- 熱血時報網站連結 http://www.passiontimes.hk/article/01-26-2015/20786
- Copyright © 2015

2015年2月5日

我最怕日本達人

香港的「日本達人」大概一個招牌砸死幾十件,「日本通」是從前老套的叫法,為了洗掉那陣土氣,「日本達人」這個稱呼倒也符合需要,關鍵是日語漢字的拼湊,漢字大家都懂 (所以盡量不要用平假名或片假名),但拼起來又不太懂,這就是我們要的東瀛味,但正如氾濫的日語漢字多半不三不四,這些汗牛充棟的「日本達人」又有多少名實相副,而不是單單的日本版openrice +品牌catalog

香港人崇洋,要麼祟西洋,要麼媚東洋,在這裡只要和「日本」扯上關係,就會無端鍍上一層金,所以108 yen的薯條在759賣貴一倍有多;所以外表平凡的裕美初出道時即使日文爛得可怕,也可以令你記住她是半個日本妹;所以「優の良品」死都要加個「の」字扮日本牌子。雖然洋腸在香港也很矜貴,拿著英、美、澳、加等地護照的人也不少,可是卻沒有多少人以「美國通、澳洲通」自居,儘管他們會用ABC腔說「go back to LA」,但卻不像日本達人那般急著介紹吃喝玩樂的資訊。如果你跟人說留學日本,他們的反應總不如對待英美留學生那般平常,語氣不自覺流露三分意外七分羨慕,因為日本在香港人眼中沒有多大實用性,只是個玩樂的場所。

我們的日本達人也喜歡介紹日本文化,比如用專家的口吻說「日本人不吃三文魚」,不過這些片言隻語的文化介紹,其實如同他們撰寫的飲食指南,就算寫得再詳盡,也不過是流於表面的資訊,鮮有insight

然而你卻不忍深責,因為淺薄是我城的特色,我們側重文字的工具性,即使我們自譽精通兩文三語,卻培養不出有名的英語作家,只因香港人的文字訓練不過是職前培訓,不是為了培養作家和喜歡閱讀的讀者,一個不喜歡閱讀與思考的城市,活該任由鄺俊宇和日本達人大行其道。這裡的讀者太容易滿足,如果給他們有深度的作者,反而對雙方都是折磨。

微博上有人說:「日本這個國家的可怕之處不是日本本身,而是中國有50%以上年輕人仇視日本,有30%以上蔑視日本,有10%以上無視日本,剩下的少數盲崇日本。」雖然那些百份比不過是戲話,但到底反映一點現實,強國只有仇日和崇日,能夠客觀研究日本的卻沒有多少人。別以為香港沒有憤青,朋友A的哥哥小時候因為看了七三一部隊的電影,不單自己仇視日本,連妹妹去日本旅行也不准,事後知道她偷偷去了,竟然扔掉所有手信,又刪去全部照片。

當然,香港大中華膠的毒性遠及不上鄰國的「愛國主義」,仇日者寥寥可數,崇日的反是主流,可是不論是只管食買玩的日本達人,還是瘋狂熱愛ACG的宅男,我相信他們對日本是真愛,所以難免盲目,有時候甚至出現劣質的模仿。我就讀的學系規定在日本留學一年,有些師姐回到香港後,愛以日本人自居,有一次因為後輩沒有好好跟她們打招呼而大動肝火[1],實在可笑。香港人特別容易矮人一截,面對洋腸,港女立即棄械投降;對著東洋文化,日本達人囫圇吞棗一味讚好;就連在中共面前,港媽都寧願港孩講普通話,白白令廣東話淪為次等語言。

日本達人的淺薄是香港人的寫照,我們在意的不過是食買玩,平時疏於鍛鍊思考,面對文化衝突,不能用平常心學習別人的優點,只會輕易被殖民,不論對方文化是優是劣,我們都會輕易跪低。


[1] 日本人階級分明,後輩要對前輩恭敬,但相對地前輩有照顧後輩的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