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7月15日

高分低能的製作過程


每年中學會考的放榜時分,從港聞版到娛樂版總會充斥著關於數字的報導。
從新移民的十優勵志故事,到janice man、阿Sa的分數揭秘,轟炸著放榜生的腦袋,刺激著父母嘮叨的本性,亦同時正當化這個教育制度的荒謬。

平民大眾對藝人歌手model姐仔的會考成績抱著永恆的好奇,大坻不是因為我們信任這個制度真的能辨別賢愚,而是期待聽到他們有多「低分」,繼而 印證「有樣無腦」的預設形象 (stereotype),從中得到彷彿高他/ 她一等的虛擬快感。香港或許是個中毒已深的學歷社會,低學歷者不單難有出頭天,連會考低分者都帶著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原罪,活該被恥笑和鄙視,即使他們自己都微妙地抱著自悲的覺悟。可是,我們明知道在拉curve的遊戲規則下,這從來都只是場零和遊戲 (zero-sum game),這個教育制度只會不斷製造失敗者。在恥笑這些「失敗者」之前,我想最起碼需要理解分數背後的意義,否則那只是自我滿足的自戀蹩腳戲。

低分數者在普遍的認知裡,罪狀有二,一為懶 、二為蠢,或兩者「兼擅」,故在以考試為「品質監控」為唯一手段的教育流程中,一旦被烙下「失敗者」之標籤,則不得翻身,注定矮人一截。但香港人卻一直忽略,甚至故意忽視了一個事實:根據陳雲所說,現在香港的考試制度偏重學科成績,因為它們是可以被量化的「數碼化的價值」(digital value),但美育、德育、體育和群育卻一直被受忽視,乃因這些是依靠感情和直覺的「摸擬價值」。如果另一個孩子沒什麼專長,讀書又不好,但他正直單純,擇善而固執,成績單能反映出來嗎?別告訴我這些東西無關重要,對你往後的一輩子來說,這種堅持比知道marking scheme重要多了,所謂的讀書其實也不過是學「如何做人」而已。香港人對任何事都抱著不可救藥的工具主義,不少人質疑現在讀大學有還有用嗎?大學生的光環早已不及從前,不等於一定升職加薪、前程錦繡,更甚者則被批評為「高分低能」。現在的教育制度每人都可以參與,有客觀的評分標準,是「公平」的競爭,但同時卻是個失效的競爭制度。

既然失效,為何還繼續?除了因為它的公平性而帶來的行政方便,亦因過去我們確實需要這種「人才」。在大量生產的時代,一個從商品到居住環境都高度標準化的社會,需要嚴守紀律又聽從指令的「人才」。加上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,港英政府一向不支持訓練批判思考的人文學科,怕不利統治,這樣的考評制度剛好能消磨年輕人的時間和心力。

然而,在全球化之下,這個制度明顯已經落後而脫節了。資金、人才等等都有較大的流動自由,在這個全競爭的時代,世界走向兩極化,資本豐厚者更容易賺錢,但普通的勞動者卻生活得愈來愈艱難。君不見香港人均收入位列世界前茅,堅尼系數卻是已發展國家之最?如今這個時代,唯有「北歐型人才」可擺脫被社 會遺棄的命運。所謂的「北歐型人才」,大前研一在《M型社會》說他們並非傳統會讀書的孩子,而是能以「自己的能力思考、行動」的自立型人才,因為北歐的教育從來嚴禁用「Teach」,而是用「learn」。Teach即以「有答案」為前提,由知道答案的人來教別人。丹麥的老師最欣慰的是,「全班25個學 生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」。而且它們特別注重IT教育、英語教育、領導教育、創業家教育等課程。

比起別人,香港的教育改革又走到那一步了?仍舊是那換湯不換藥的短視工具主義嗎?香港人真有趣,喜歡緊抱自工業革命就沒多改動過的老古董,比如原教旨資本主義,比如那種只能有效地淘汰,卻不能培養全方位人才的教育制度。過往資源匱乏,精英才可繼續接受教育,從而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率,帶領社會的前進,淘汰是必要的。然而今天的世界變幻莫測,絕不是靠小撮的「精英」就可應付的,正道是培養各方面的人才,多元的社會才能在這嚴峻的困境中活下去。然後,現在卻背道而馳,崇尚反智,價值一元,當中之荒誕蔚為奇觀。比如,高分低能,比如,鄙夷一個在失效制度下的失敗者,而不是鄙棄制度本身。

2 則留言:

Unknown 說...

有時我會諗,到底香港人係受害者,定係帶黎呢個制度ge始作俑者。我讀書唔叻(可以話我懶),只係我由中一開始已經覺得,我讀呢D野到底有咩用? 我留意時事,我問我GE同學/朋友,好多都不聞不問,我真係覺得佢地完全唔用腦去諗野,一味教咩就照單全收,唔考=冇用。例如我上中化堂,講仁義禮智,人生的意義,個老師教我地點做人,個個就訓晒教,唔考ge就唔聽,我真係覺得好多香港人甘心做考試機器,自己主動放棄左思考ge能力,所有人思想單一化,以致帶黎"高分低能","政治冷感",一味諗點搵錢。

又諗起 http://hksan.net/forum/uploads/post-7-1341597683.jpg

我真係分唔清,係香港學生自甘墮落,放棄思考,放棄用自己ge能力去貢獻/改變社會,定係呢個制度令佢地變成咁。

對唔住講到有D 1999,不過實在有感而發,尤其見到學民思潮班中學生咁努力抗爭,而香港8大就好似事不關己,無論係洗腦教育定係其他社會大事

(最後戴返頭盔先)我唔偉大,我亦都冇點為社會貢獻(遊行都有ge),我唔叻(都叫做大學生),我只係想講,最終決定你是否"低能"的,只有你自己。

Atsuna 說...

雖然很多科目看似沒有用 (比如數學和歷史), 但其實它們訓練了邏輯和語言 (你看文科人和理科人的思維模式真的不同, 因為不同科目訓練不同的思考和表達模式) 所以我覺得也不算一無事處。

想補充一點,在舊的教育制度下, 仍有少數精英會在課本以外, 自己追求知識 (因為仍有好奇心)。但現在的教改, IES, SBA, OLE等等等等, 連學生課餘的時間都要壓榨, 迫得他們自主學習的精力都殆盡....所以有時候不是他們想當低能, 而是在這個制度下, 他們的好奇心與精神都從小時候已經被磨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