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25日

一個剩女的自白

「剛剛介紹給你的那個男人如何?」儘管是WhatsApp的短訊,但友人雀躍的心情躍然紙上。


我們骨子裡都難以抵擋做紅娘的興奮,稍微嗅到一丁點兒的蛛絲馬跡,就恨不得馬上撮合,死命煽風點火,那怕失手燒了人家的後花園。

「……他不錯啊,但不太適合我。」斟酌良久,實話在嘴裡轉了轉化作委婉的客套,卻惹來紅娘夢碎的恨鐵不成鋼:「這次是嫌棄人家肥膩還是嫌棄人家平日不看書了?大姐!你今年多大了?你揀選人,人也在揀選你!要求這麼高,小心一輩子是剩女!」

友人的義憤填膺,換來我的賠笑與支吾。

林語堂說古代的女子無論如何被剝削一切權利,但都從未被剝奪結婚的權利,凡生於中國的姑娘,都有一個自己的「家」替她們準備著,婚姻是女子在中國唯一不曾動搖的權利,她們能用妻子或母親的身份,作為掌握權力的最優越武器。所謂「男主外,女主內」,除了是古時男女分工的寫照,同時說明了女子最犀利的武器是要懂得控馭男人。深閨女子既無社交人脈,教育與知識亦較淺薄,要向上流動 (upwards social mobility)唯有靠著婚姻的便利,溫婉嫻熟不單是性格使然,更是生存手段。正如士子寒窗苦讀削尖腦袋擠進朝廷,說穿了就是要取悅當權者,女人花盡精力與智慧去取悅男人不是自賤,一切一切不過是掌握權力的基本功,男性在外逐鹿中原,女性何嘗不是在一方屋簷下刀光劍影?

在今天的香港仍能靠結婚往上爬 (marry up)固然能換來姐妹們一句口是心非的「好命」,除此以外,她們應當擁有吸引男性的「資產」,可能是甜美可人;可能是溫馴沉靜;可能是善解人意……然而,所幸如今女性不再是百年以前的卑賤妾婦,生存手段不再局限做低伏小的本領。在所有的先進國家,女性接受大學教育的比率遠高於男性,在香港2029歲的界別裡,約20萬女性擁有專上學位,男性則只有約16萬。在我認識的女性朋友中,賺錢比男友多的也大有人在。可見對於現代女性來說,婚姻的經濟效用大減,「嫁不出去」也再不是生死攸關的生存要旨。

結婚對於精明能幹的香港女性來說,明明應該沒甚迫切性,然而為何卻有一大堆「剩女」、「中女」乾著急呢?普遍認為外貌是女性重要的資產,但它卻會隨時間貶值,可是男性的本錢──學識和事業則與年月成正比,故可選擇範圍反而增加。但其實男人和女人一樣會衰老,知識成就的增長亦無分性別,說穿了,不過是赤裸裸的歧視。皮相注定衰敗,將它無限放大等同女性的價值,其荒謬不啻於認定男人必須賺得年薪百萬,否則就是廢物。當然,平凡眾生如你如我,究竟難逃世俗目光,女性花費心機「保養」美貌,男性熬夜搏殺求上位,藉以提高自我價值和「議價能力」,但如果過猶不及,就是種迫害了。

港女被嘲因為「高要求,低質素」才會落得「剩女」氾濫的下場,父母親友也不嫌其煩地痛陳利害,非要我「降低要求」不可,找不著對的人就該就範,病急亂投醫也是好的,否則就是犯了罪過。不少「剩女」不是不明白這些道理,然而作為一個人,她們想自己合格有餘,不足以睥睨眾生,但在芸芸眾生中還算遊刃有餘,然而要辜負一身品貌,何其艱難,何其令人難堪。

和友人再三糾纏,我只好認認真真地回覆:「I was never less alone than while by myself

孤獨(alone)不一定寂寞(lonely)。香港人不能忍受獨處,獨處就是閒著,閒著就是悶著,難免焦急找個人來陪。幸好,我不怕悶。

4 則留言:

Cyan 說...

你的文章很吸引呢! =) 謝謝分享!

Atsuna 說...

謝謝~~>W<

yatming 說...

20萬對16萬的比例可能是香港教育的問題,學額不足以令每個香港學生也能接受高等教育,而現在所謂知識型經濟,令好多不能順利升讀大學的年青人花上極多時間去爭取一個學位,這可是一種浪費生命嗎?
講遠左,其實只想話你知有個打錯字的地方,可能你打得急 ﹣ 現代女性

Atsuna 說...

謝謝糾正^_^"
關於大學學額問題,如果只是機械性地增加學額,反而會増加學歷貶值的速度,因為香港的就業市場根本容納不了這麼多高學歷高技術的勞工,更要命的是香港所謂的高學歷卻幾乎被商科壟斷,以為這樣才 (就) 可以賺大錢。

當我們扭盡六壬拼了老命 (和十幾萬大洋)才搶回一個學位,到頭來才發現那是虧本貨,自然是浪費生命。然而,如果返回基本步,不將學歷商品化,如果更多人能夠單純地享受讀書這件事,那就是另一個STORY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