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景祥
孔慶東 . 狗論 . 毛派
北大教授孔慶東罵「部份港人是狗」的風波,經本地媒體努力降溫,而孔慶東本人又在網誌發表長文澄清自辯,風波好像已經逐步平息;對香港人來說,北大有這種教授——不但言辭粗鄙、面相也毫不「知識份子」,確實有點難以理解,在很多人讀書的年代,北大教授是蔡元培、胡適、傅斯年等文化人,即如左翼的陳獨秀、李大釗,都有濃濃的書卷味;孔慶東的罵人、粗口、狡辯等作風,只會令人覺得他像流氓多於似教授。
然而,在很多香港人情緒性地還擊和痛斥孔慶東之餘,都忽略了這位仁兄更惹爭議的另一面,就是他代表着近年在大陸冒起的一股左派勢力——說得準確點,是毛派勢力;它們的輿論陣地在兩個網站,一是「烏有之鄉」;一是「毛澤東旗幟網」。最近二年,它們乘着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「唱紅打黑」,「傾銷」重慶模式,倡導「縮小三個差距、促進共同富裕」,高舉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、反對美國和西方霸權;登入烏有之鄉網站,可以看到大量仿如七六年前的大陸理論和批判文章,在改革開放初期,這一類極左思潮的東西成為官方禁忌,不得在媒體公開現身,它們的論調在大陸也根本沒有市場,可是這一切在近十年都變了,而且變得驚人;隨着大陸官場貪腐之風橫行,貧富懸殊日益嚴重、中國發展走不出歐美資本主義式現代化的軌迹,思想界、知識界遂開始再反思中國向何處去?社會主義革命為了什麼?到底哪些階層在改革開放之中成了既得利益者?中國這樣親美親西方下去,是否會淪為外國勢力下的另類「新殖民地」?
烏有之鄉是在2003年註冊開設,自稱其宗旨是宣傳愛國主義、社會主義和進步思想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歷史評論,它的文章宣稱代表社會底層百姓的利益,贊同毛澤東時期的政策,反對「經濟自由化」,反對「美國的霸權主義」。留意孔慶東罵香港人看不起大陸旅客,甘願做英國人走狗等言論,跟烏有之鄉的主張正是一以貫之。
香港大部分人對大陸的路線之爭都不以為然,認為迂濶且不切實際,或是左與右的辯論只是七六年前的事,現在都一去不復返……。事實卻並非如此簡單,孔慶東及烏有之鄉等一批毛派代表最終反對的,是中國現在主流走親美資本主義路線的改革開放政策,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張宏良在一次烏有之鄉的座談會上指,今天中國走到亡黨亡國、矛盾大爆發的邊緣,是廣東模式發展的結果,如果在全中國推廣廣東模式,中國必然會淪為一個徹底的出口導向型的殖民地國家,中國必然崩潰、分裂……。廣東模式發展了這麼多年,已經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利益群體,他們主張西方的價值觀、主張多黨制、主張加快國企私有化、瓦解社會主義。
其實,孔慶東的「狗論」雖然在香港沉寂下來,可是烏有之鄉卻闢了一個「孔慶東大戰漢奸媒體」的專題區,內有數以十篇計的文章,除了為孔慶東護航,更有幾篇是借「狗論」探討香港政治本質和發展問題,例如郭松民的〈香港需要進行新民主義革命〉,指北京收回香港時沒有採取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政策,而是採取了一國二制、港人治港的政策,這是錯誤的,收回主權後不去清理盤鋸香港多年的殖民勢力、買辦勢力,甚至黑社會勢力,繼續進行新民主義革命……,終於使香港成了一個反共、反華的前進基地。
上述論調,耳熟能詳,在今屆特首選舉,也隱隱然感到有一股要為香港算算回歸以來十五年得失賬的言論,雖然用的語言不同,但結論驚人地相似,正如郭松民文章所言,由於1978年中國由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挑戰者變成了接軌者,……實際上是向殖民勢力、買辦勢力投降……。中央政府主要依托殖民時代的香港上層精英——大金融資本家、房地產開發商、投機商人、港英培養的「行政精英」、文化精英等,導致中央在香港的各項政策脫離了廣大中下層民眾的要求。
不管是否同意以上的分析,但香港近幾年的向左轉形勢已經令特首候選人提出了向草根傾斜、抑商、平等、福利等等政策,這不光是香港的轉變,美國出現「佔領華爾街」、奧巴馬最後一份國情諮文要向富人加稅、向大金融機構下最後通諜(不會再伸手拯救),同樣是向左轉的標誌,分別只在程度不同。
香港人過去聽到大陸學者和主流意見領袖的大多屬於「西化派」言論,他們對市場化、對資本主義、對普世價值的認同感較大;然而,孔慶東代表的另類聲音——左翼、毛派、反資本主義理論,興趣既不大,也無意深究;然而,隨着大陸社會不均、矛盾叢生,跟美歐關係漸趨緊張,左派的聲音似乎愈來愈不能忽視,它們在政治上也逐漸冒起成為一股新力量;孔慶東罵港人為狗,又豈是逞一時之快的失言表現!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