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3月4日

中國loser是香港的winner

「港女」、「港孩」、「港」的「港」字充自我歧視的意味,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,在「內地同胞」眼中,香港這個品牌從Chanel的檔次慢慢淪落至成為莎莎卓悅,雖然cheap,但很方便,而且說到底仍然和「國產」有點分別,可是一旦叫價太高,就是豬扒扮上菜,畢竟「內地客是港人的金主。對於金主,總是要高看一眼禮貌三分的」

指責驅蝗行動的不只對號入座的蝗軍,還有一眾港喱,他們和《環球時報》的口徑一致,認為驅蝗行動只是因為以往很多港人都自覺高內地一等,如今看到自己才是『阿燦』、需要富有的內地『表妹』來港血拼』搭救,感到很不是滋味兒,產生一種既失落又不服氣的糾結心理。」港喱的罪過不在於蠢,而是愚昧扮智者,他們腦內自動刪除了抵抗中共經濟殖民的option,然後用世事給我看透的語氣叫你唔好搞事,他們不是大中華膠,不過同樣是中毒已深的M (Masochism性被虐狂),不敢把香港從中國的SM綁縛中解放。

我們從小被催眠香港不過彈丸之地,既沒天然資源又沒多少土地,令香港人面對龐大的中國 (及其人口)有種天然的敬畏與恐懼。因為生養眾多,我們深信中國因過度競爭而卧虎藏龍,師奶愛用新移民十優狀元的故事數落子女;中小企老闆愛用來港讀書的中國尖子數落本地畢業生;港共政府不嫌其煩地指責香港年輕人為何不北上地獄國,好像幅員遼闊就會機會處處,也忘了他們每年有八百萬大專畢業生忙著走後門打關係就為一份工,我們這些嬌生慣養的港燦怎麼可能做得出來呢?被淘汰也是活該。

強國崛起每每映襯香港的折墮,如果這只是我們自己不爭氣,到底與人無尤,可是這明明是與中共脫不了關係的人為陰乾,末了還得受他們的嘴臉,這口惡氣你還嚥得下嗎?其荒謬好比政府為了迎合「祖國」而霸王硬上弓推行母語教學,可是到頭來又批評年輕人英語水平下降,這無異於強姦過後還要指責你再也不是處女。

港共政權現在不是Pick the winner而是Pick the loserPick the winner是指政府為了推動新興工業,而向某些行業/ 公司提供稅務優惠或其他協助,比如韓國的娛樂事業就是最好的例子[1]。港共政權及其附庸現在卻邯鄲學步,學中共Pick the loser,向百度在中國撼贏yahoogoogle的故事取材,港鐵好端端的竟然走去用「國產」車和零件,你能數得出它一年要出多少次事故嗎?HKTV明明千呼萬喚卻始終出不得來,香港人盼了多年還是只有CCTVB和廣東台ATV累鬥累,阿GEM都唯有去湖南衛視唱beyond;香港公安被收編的下場就是和大陸公安「同呢」,要試用懷疑漏油的「國產春風」電單車只要披著中國的外皮,loser就能硬生生的擠走winner,你說香港能不沒落嗎?大陸人常說香港人沒有他們早就死光了,的確,香港有今日真的拜中共所賜。

香港正全方位被中共蠶食,他們企圖從內部把香港改造成廣東省香港市,在深紅特首698的領導下,港共政府從以前的閃閃縮縮變得無畏無懼,從政策到高官的言論[2]都向中共集團及其子民傾斜,聽說香港的Law Frim和金融機構已經滲入不少官二代或富二代,我們身邊的基層也充斥中共的移民。中國是個pick the loser的社會,只要有關係,只要有父蔭,再廢也能從名牌大學畢業一路下來撈得風山水起,相反,香港一直相信「獅子山下精神」,雖然它早就變成陳腔濫調,但好歹鼓勵公平競爭,它只是懲罰失敗者 (比如拿綜援的會被歧視,因為他們被視為「不肯捱的失敗者」),還不至於變態到pick the loser,可是在我輩有生之年或許就要改寫遊戲規則了。



[1] 但應否採用pick the winner的政策卻眾說紛紜,雖然有人認同pick the winner,因為某些行業成本大但收成期長而令投資者卻步,政府以此彌補市場失靈,但另一方卻認為這違反了自由市場的原則,容易引起貪污舞弊。
[2] 蝗蟲是歧視,英國狗、香港豬就不是歧視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