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2日

遊行人數創煲呔上任新高 三司十二局「全軍盡墨」(紀曉風)

《信報》2011年7月2日 紀曉風

事到如今,關於今年七一遊行的人數,雖然主辦單位與警方及最高學府的統計數字南轅北轍,但不論是最多的21. 8萬,還是最少的5.4萬,實際的遊行人數相信已創曾蔭權上台後的新高。

事 實上,今年本來民怨最深時乃在財政預算案公布後,但經財爺極速轉軚向全港市民大派6000蚊,幾乎一舉把集結的民怨打得煙消雲散;然而特首曾蔭權的整個管 治班子卻不甚爭氣,盡情謹守「梅菲定律」以致「錯事多磨」,老紀數過三司十二局,發現原來人人都曾「闖禍」,情況較03年時相比更為嚴峻。

一眾高官一同「搭沉船」,攜手埋下管治危機炸彈,勢令他們在未來的三百六十多日,每天一步一驚心。

周五的七一回歸日下午,天晴,經過早上的一輪驟雨,更令氣溫稍降,宜遊行,於是數以萬計的港人,再次整裝待發,齊集維園向政府總部進發。

遊行人士在下午3時出發前,只站滿維園三個足球場,以為參加人數有限,但似乎更多參加者選擇從外圍「插隊」出發,於是令遊行隊伍的龍尾,直至遊行開始後近三小時離開維園,直至傍晚8時,龍尾才到達灣仔附近。

根 據發起遊行的民陣公布,估計今年的遊行,高達21.8萬人參加,數字聽來相當嚇人,警方就表示,高峰期的遊行人數有5.4萬人;至於獨立第三方港大民意研 究計劃的推算,遊行的總人數應介乎5.4萬至6.4萬人,然而不管哪方推算最為準確,人數已創下自曾蔭權05年上台後的新高,由此更能解讀為,積壓的民怨 已再次到達臨界點,並藉七一遊行爆發。

老紀昨日亦曾走進遊行人群,跟八年前03時的七一遊行比較,市民針對的官員明顯更趨「多元化」,今年遊行時,三司十二局首長再連同特首,整個十六人管治班子幾乎無一幸免成為被罵的對象。

時 間先返回03年,當時香港剛經歷沙士的洗禮,經濟不景,負資產出現,加上當局有意就23條立法,於是當年的遊行人士,都把矛頭指向涉及的主事官員,包括要 求時任特首的董建華下台、偷步買車的財爺梁錦松、處理沙士不力的楊永強及強推基本法23條立法的葉劉淑儀辭職,至於其他主要官員如當時任政務司司長的曾蔭 權、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、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與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等,俱能置身事外,甚至民望當時繼續高企,當中主因,正是他們 涉及的政策局,仍能擔當好施政的責任。

不過,時移世易,現時的曾班子卻幾乎整個班底陷於「全軍盡墨」的境況,老紀隨意一數【見表】,其實各 人都有「闖禍」往績,最當紅的「罪魁禍首」,固然有騎劫市民意願、不作諮詢下欲強行通過遞補機制的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;食衞局局長周一嶽也因內地 孕婦來港產子影響本地醫療福利而受罪;保安局局長李少光由於近年多次打壓遊行示威,亦被激進遊行人士視為「眼中釘」,至於民望長年高企的律政司司長黃仁 龍,最終也因「下水」為遞補機制解畫,被市民認為「埋沒良心」,被高呼要下台。

老紀記得董伯伯曾有名句:「要離開好易,留低卻需要好大勇 氣」;特首曾蔭權昨在慶回歸酒會致辭時稱,「會繼續踏實工作,堅毅不懈,以謙虛態度為市民的幸福,奮鬥至最後一分一秒」,但當眾高官已攜手埋下並引爆連串 管治危機炸彈,距離餘下任期仍有三百六十多天,恐怕各人應有心理準備,好展示最大勇氣矣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