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24日

被歧視的日本研究學系

「為什麼你會選這個學系?

「因為日本人對各式文化兼容並蓄,而且次文化的市場很大,我從中得到很多啟發。」

我不知道如果大學majorBBA的話,見工時會不會同樣經常遇到以上的提問。

當日本在香港人眼中成為一個單純的消費符號,
在工具主義氾濫的香港,「你為何選擇日本研究學系」的確是值得拷問。

在外留學歸港的朋友,無論是歐美回流還是日本回來,談起香港偶爾有些時候總免不了流露不屑、不滿、以至不安。

先不管這是否一種自以為高人一等的精神自瀆,但比起紐約、倫敦、東京,香港這個「Asia’s World City」的東西堪稱「千人一面」,城內人的品味和價值觀相似得驚人。K歌陳腔濫調得膩味不要緊,但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有K歌以外更多的選擇?八卦雜誌每期賣十幾二十萬本,而認認真真寫書的作家賣幾千本已經不錯,連陳冠中、梁文道、曹仁超、馬家輝等等作家都漸漸以大陸市場為重,因為內地讀者的反應是好是壞也好,總能引起激辯討論,但決不會如同死水一般沈寂[1];在香港只有千篇一律的xx豪庭與摩天大廈,一座又一座高聳入雲的樣板建築,曾有記者問荷蘭著名建築師Winy Maas「有人批評香港的建築很醜,你有何高見?」他回答道:「哈哈,嗯,或許我會形容為很悶 (boring)」。

別再自我安慰「因為香港的市場小嘛」,七百萬的人口甚至抵上北歐小國的全國人口呢!
香港人習慣了順從主流,從小的教育早就扼殺了我們的想像力,缺乏包容性的市場即使擴充到十三億,依然不可能容納新鮮的事物,失去衝擊和活力的生活環境然後又孕育一群悶蛋受眾,我們就是這樣循規蹈矩地長大的。
 
日本最教人著迷的,不是它的吃喝玩樂,正如《菊與刀》所說,日本人很矛盾,他們殘暴又優雅,然而即使他們的社會仍然相對封閉,卻對各種新奇古怪的玩兒兼容並包;但香港人從小被馴養為一個純粹的經濟人,習慣用經濟的角度審視一切,連曾蔭權都認為特首只是「get the job done」的「打工仔」;「活化」歷史建築物只強調它的經濟效益,無視文化的承傳;入讀大學只為了那張沙紙,不斷專業化細分科目,教育只淪為職前培訓……難怪,難怪,香港只剩下諂媚俗艷的大眾文化。

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。或許下次再被問為個選擇日本研究,我應該回答因為日本是香港人繼泰國之後的消費後花園、那裡的壽司很好吃、Burberry blue label……



[1] 《信報》2010315,「內地出版吸引香港作家北上」

2 則留言:

默路人 說...

是留學不是流學
是八卦不是八掛
是burberry blue label不是lable
http://y.ahoo.it/H0d5w
是柏楊不是楊柏

文章很好 頗有高見 我雖挑剔筆誤 仍是甚感欣賞、拜服的

Atsuna 說...

謝謝糾正^W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