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共政權看似牢固,實質如履薄冰,「群眾事件」與日俱增,中國的國家力量一方面悤大無比,另一方面又脆弱不堪。它可以舉國之力完成一件壯舉,卻似乎連基本 的公共安全與信任都無法提供[1],「維穩」費用竟比軍費還多,它惟有以民族主義轉移視線,在極端自大與極端自卑之間游走,所以當下中國人總是精神繃緊, 再瑣碎的事都與「國家/ 民族」址上關係,章子怡等人演〈藝妓回憶錄〉是忘記國恥;鞏利隨丈夫入藉新加坡是叛國;連在Youtube留言也隨時慘遭扣上漢奸的帽子……
在此氛圍下,中日民間關係更顯緊張。自古以來,中國與日本雖為毗鄰,但未曾平起平坐,要麼就是中國強盛,日本俯首稱臣;要麼就是日本崛起,中國自身難保。 然而如今兩國勢盛,皆欲「逐鹿中原」,磨擦不斷。中日一向「政冷經熱」,即使日本前陣子由親中派執政,都掀不起民間熱情,日本傳媒對中國一向存有偏見,尤 愛炒作毒餃子等等的新聞;然而中國民間對日態度亦不見友善,反而隱約彌漫反日情緒,憤青終日挑釁煽動,更加不在話下。
網上每當有人明言崇拜日本文化,總不難在貼子下找到指摘謾罵,提醒日軍侵華,甚至篡改教科書,下流無恥云云。日本對二戰不賠償不道歉,固然把自己困在二戰 的陰霾 (君不見德國早就贏得世界的尊重,走出納粹的夢魘,更是歐盟龍頭之一?日本一日不理清二戰問題,即使中國不稱霸,它也休想成為亞洲一哥),但中共的歷史教 育更藉得討論。只要提起二戰,中國人很容易就會不自覺陷入被害情結,而且歷史教科書的描述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,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零二年版和零四年版的教 科書都一致用「慘絕人寰」、「滔天的罪行」來形容南京大屠殺,也突出強調遇難者超過三十萬。日本方面,佔高中歷史教科書過半市場的山川出版社教科書中則寫 道:「在佔據南京時,日軍殺害了很多中國人(南京大屠殺),為世界輿論所批評。」日本學者等松春夫認為,日本教科書能比較客觀地展示學術界的研究成果,但 也很曖昧,不傳達準確的觀點,中國大陸和韓國的教科書則充滿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緒,自我「正義化」,將敵人「魔鬼化」[2]。此外,值得一提的是,其實右 翼編撰歪曲事實的初中歷史書,只佔不超過1%的市場百分點。
盲目追隨愛國主義是件危險的事,譴責日軍侵華乃因反罪,不是反日,假若事事穿鑿附會到侵華,盲目反日,這般狹隘思維,與日本極端右翼分子的淺薄,又有何異?
亦有人說,日本表面風光,但也不過是抄襲中國文化的剽竊者。的確,從唐朝開始,日本民族就開始實行全盤中國化的政策,到了宋朝,日本的文化基本上已經中國 化。可以說,日本文明是中國文明的分支[3]。奈良時代日本首都模仿唐代長安及北魏洛陽城而建;日語本只有音而無字,以中國文字書寫標音,漢字亦是五十音 的由來……諸如此類,不勝枚舉。
然而,即便如此,我倒想問,為何要一睹昔日盛唐長安風貌,卻只能在京都良奈尋覓?如今中國,莫說六朝遺風早就煙消雲散,風雅氣度蕩然無存,連仁義禮智也連 連崩壞,難怪蕭建生感慨:「如果大宋沒有被蒙古軍隊所消滅,如果它按照自己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,也許在不久的將來,英國的文明就會與大宋文明相接。當這兩 大文明互相融合互相彌補之後,人類社會又會是什麼樣子呢?人類文明又會呈現什麼形態呢?……試想一下,一個小小的日本島國,一支不起眼的唐宋文明分支,尚 且能夠創造如果驚天動地的奇蹟[4]……」中共日夜嘮叨(尤其是外賓來訪時),「指導」中國人民做個「文明人」,比如上海世博主辦當局揭櫫的「觀博七 不」[5]。泱泱大國,淪落至此,回首再看那「小日本」,如何不教人倍感諷刺?
中港憤青假若仍有閑暇精神自瀆,酸溜溜地批評小日本不過是「山寨版中國文化」,倒不如好好修身自省,克己復禮,方為正道。
[1]《亞洲週刊》2010/4/18,許知遠「夭折的未來」
[2]《亞洲週刊》(二十三卷 四十四期)
[3]蕭建生:中國文明的反思,2009年10月,p204
[4]同上
[5]《信報》2010年6月28日,紀曉嵐「獨眼新聞」指出,當局事前提出的「觀博七不」是:一、不打尖;二、不亂拋垃圾、不在非吸煙區吸煙;三、不在 展館內大聲喧嘩;四、不損壞紀念品;五、不為求留影不擇手段;六、不以飲用水洗面漱口;七、不在座椅上躺臥。這倒與內地網民指出中國人遊世博的「不文明七 宗罪」相映成趣,「罪狀」不謀而合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