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5月7日

大學生四種姓

《信報》紀曉風 2010年12月28日

金針集 : 大量複製「維園阿哥」

「維園阿哥」任亮憲前日在《城市論壇》結束後,於現場以「曹操都有知心友」的姿態,讀出社民 連女黨員的女兒的慰問話與鼓勵語,固然是「《戀人絮語》番外篇」,但其一再高姿態亮相「發迹地」,則令筆者想起這個社會當前的兩大問題:其一是「向上流 動」,另一是「最弱環節」(weakest link)。簡言之,就是當諸如任亮憲此類的新一代大學畢業生也難以擁有「有前途的」(promising)「上位」機會時,即使社民連從此「玩完」,這 個蜉蝣群落爭相「耕作」政壇這塊「瘦田」,此風,恐怕只會繼續吹。

打從行政長官曾蔭權於05年便義無反顧,一心帶領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開 始,新一代大學畢業生的「種姓制度」,就隱隱然地確立。五年下來,在香港打滾的新一代大學畢業生,基本上可分為「四種姓」:第一種姓叫「半山小貴族」,他 們是於哈耶牛劍MIT等美英頂尖大學畢業的高官巨賈子女;第二種姓叫「留港海歸派」,他們主要是落戶香港的大陸高幹子弟,旁及本地中上家庭的子女,多有美 英名牌大學學位;第三種姓叫「小資高才生」,他們是海外二流大學及本地一級大學(主要指港大及中大)高才生,大多可以在金融這種「邊際收益遞增型產業」中 分到一小杯羹,經濟條件比第四種姓的大學畢業生要好,但「上位」機會卻大大不如「半山小貴族」及「留港海龜派」,而且彷彿注定滯留在「二線頭、一線尾」的 社會階梯上,以致最有動力去改變既定的遊戲規則,或另覓戰場去表現自己,任亮憲以至社民連新一代頭頭都屬於此類;最後,第四種姓叫「摩登孔乙己」,他們是 海外及本地一般大學畢業生,由於香港經濟轉型,以金融這種「資金密集型產業」單天保至尊,突顯出他們是「多餘的人」,儼如魯迅筆下的腐儒孔乙己,而他們雖 然不是主動反抗者,卻是反抗運動的追隨者,例如「反高鐵運動」,他們就是為數最多的中堅分子。

至於「最弱環節」,就是指大部分社會精英都不 會投身的「低回報率、高自由度領域」,這在香港而言,至今主要仍是指政壇(其實至少還有新聞界,離題不贅)。以往,當香港只得兩間大學時,本地大學畢業生 仍是天之驕子,鮮有投身政壇,即使偶有為之,也主要是教師、社工等機會成本偏低的「邊緣精英」。而今問題是,「邊緣精英」基本上包括「小資高才生」和「摩 登孔乙己」,為數之眾,不但足以動搖政壇結構,更能夠改變政治生態,令最弱環節成為火山裂口。

上帝說:「申冤在我,我必報應!」假如任亮憲該死九次,相信天主絕對不會容許他只死八次。但筆者更想說的是,讓任亮憲爆紅的土壤,恐怕一日比一日肥沃。
事到如今,不妨套用並轉化「長江一號」的經典金句,正是:「死了一個維園阿哥,還有千千萬萬個維園阿哥!」

沒有留言: